信息摘要:
免疫抑制病主要危害雞的免疫系統,導致雞免疫系統暫時性或永久性免疫應答功能受損,雞群抵抗力下降,極易繼發細菌性和病毒性疾病,導致成活率降低,料…
免疫抑制病主要危害雞的免疫系統,導致雞免疫系統暫時性或永久性免疫應答功能受損,雞群抵抗力下降,極易繼發細菌性和病毒性疾病,導致成活率降低,料肉比或料蛋比上升,造成較大的顯性或隱性損失。
一、雞群常見的免疫抑制病
1.1禽白血病
禽白血病有多種亞群,其中以J亞群危害最嚴重,發病率最高。既可水平傳播,也可垂直傳播。調查數據顯示,在白羽肉種雞感染率可高達80%以上,死淘率可高達20-50%。而在商品肉雞感染率也可高達50%,死淘率達3%以上。
1.2雞傳染性貧血
本病以垂直傳播為主,也可因接觸病雞污染的環境、墊料及污染的疫苗或接種非SPF疫苗而發生水平傳播。主要表現為再生障礙性貧血和全身免疫器官萎縮,如胸腺、法氏囊比正常小,骨髓組織黃染,即呈黃白色,而不是正常的紫紅色。病雞表現為沉郁、衰竭、消瘦和體重減輕,突然死亡。主要發生在2-3周齡,1-7日最易感。
1.3馬立克氏病
1周內小雞最易感,是一種需要在孵化場就接種疫苗的雞傳染病。接種疫苗后早期要嚴格隔離飼養,做好生物安全,防止早期感染。因潛伏期特長,一般在18周以后才發病,一旦感染,損失特別大。主要引起內臟、皮膚、眼等多種器官的腫瘤。在感染的肉雞,主要表現為抵抗力下降,死淘率高,胴體皮膚粗糙,成品率低。
1.4呼腸孤病毒感染
即雞病毒性關節炎,由呼腸孤病毒引起,1日齡最易感,病雞、帶毒雞是主要傳染源,發病多見于4-7周。病雞表現為關節腫大、跛行、死淘率上升。
1.5雞傳染性法氏囊病
主要是以破壞雞的免疫中樞器官——法氏囊為特征的急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。具有潛伏期短,傳播快,感染率和發病率高,有明顯的死亡高峰。感染雞法氏囊腫大、出血如紫葡萄樣,內有清亮淡黃色液體;感染后期法氏囊萎縮,內有干酪樣分泌物。
1.6禽網狀內皮組織增生病
該病毒以淋巴細胞和網狀內皮細胞為靶細胞,引起免疫器官及組織腫瘤性疾病。
以上是目前常見的能引起雞免疫抑制性的疾病,臨床多和其他疾病混和感染,造成免疫失敗,飼養管理難度加大,用藥效果不明顯。
二、商品雞場的防制措施
2.1綜合防制
2.1.1雞場要嚴格做好生物安全工作,切斷傳染源與傳播途徑。
2.1.2選用疫苗一定要使用品牌好,有知名度的疫苗,特別是不用非SPF活疫苗。
2.1.3雞苗選擇要選擇知名度高的場家雞苗。不從有這些疾病的種雞場購買雞苗。
2.2藥物預防
從目前來看,商品代雞群都有不同程度的感染現象,提高雞體的免疫力是當前急需的工作。很多有多年養殖經驗的場長,在雞舍條件不斷升級的情況下也感慨雞難養,以前好用的藥物也沒有效果,主要還是因為雞免疫抑制性疾病沒有防控好。現有提高免疫力、解除免疫抑制的藥物有:
2.2.1紫錐菊口服液---康易得
是目前為止提高免疫力非常好的藥物,是農業部唯一批準的一類藥。具有強大的免疫調節能力,具有抗病毒和抗腫瘤作用。
2.2.2黃芪多糖口服液
是紫錐菊發現前行業公認的免疫調節藥。具有增強和免疫調節功能,抑制各種病毒復制,增強抗生素療效,恢復體能,促進抗體生成等功效。
3.3疫力佳
紫錐菊與黃芪多糖的最佳組合,充分發揮兩者的協同作用,調節免疫力效果更明顯。
2.3常規藥物預防程序
2.3.1育雛第一周,康易得飲水3-5天,預防早期感染,解除免疫抑制,為后期疫苗防疫做準備。以后每周用2-3次疫力佳或黃芪多糖口服液。
2.3.2接種疫苗前后5天,飲用疫力佳,提高免疫效果,促進抗體生成。免疫期間飲用,不會影響疫苗效果,而會增強免疫效果。
2.3.3發生疾病期間,用疫力佳配合抗菌素或其他抗病毒中藥,可以提高治療效果,有利于疾病的快速康復。
(青島康地恩動物藥業獸醫師 竇興會)